A、特級:美、歐、英、日利率政策的宣布
利率牽動著背後龐大國債市場與國際資金走向,因此利率的決定是影響國際的重要因素。這項重要的經濟決策,會由各國主管機構決議,一般在利率宣布前,市場會就某些重要數據分析、猜測,這在財經日曆上都看得到。
B、一級:
a.主要工業國家利率政策(瑞、加、澳、紐、中)
※瑞士:主要控制目標是將3個月期的倫敦銀行同業拆借瑞士法郎利率控制在一個區間中。最近就有很驚人的例子,在寂寞高手的部落格有收錄,請看→瑞士央行的駭人干預造成 UBS銀行大虧 20 億美元、2011.09.06 史上最駭人的央行干預!
※加拿大:雙軌控制CPI及LIBOR,2011年以前的目標是控制在2%,浮動範圍在1~3%之間。
※澳洲:控制目標以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或是核心CPI(-食物&能源)為主。
b.美國ISM製造業指數:其中最重要的就是PMI採購指數,每個月第一個營業日美東時間早上10點公佈。ISM的各種指數皆以50為分界,超過50代表擴張,低於50代表衰退。
c.主要工業國家失業率(美、歐、英、日、瑞、加、澳):個人覺得這個數據雖然重要,但是由於各國計算失業率的方式不同,且也有可能為了某些政治目的造假,不能單純做為判斷標準。
d.美國非農就業: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五美東時間8:30AM。主要用來估計工業生產、服務業景氣增長及個人收入,是外匯市場上頗重要的指標。以下收錄3/9當天的走勢(資料來源:DailyFX)。
日期 | 時間 | 事件 | 重要性 | 前值 | 市場預測 | 結果 |
03-09 | 21:30 | 美國非農就業 | 高 | 24.3万 | 21万 | 22.7万 |
由於非農數據較預期良好,因此之前希臘換債成功的消息完全被忽略,在非農公佈前就已經小幅下跌觀望,非農公布之後EUR/USD一瀉千里。C、二級:
e.主要工業國家GDP(國內生產毛額):在正常情況下,若GDP可以穩定、快速成長,代表最忠商品產量增加或是價值提升,通常象徵國力爭加,因此GDP的好壞也會對該國貨幣有直接的影響。
f.主要工業國家CPI(消費者物價指數):
是多種商品和勞務零售價格隨著時間改變的平均變化值,是常常被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數。如果CPI快速上揚,央行為了控制物價可能會考慮調高利率以回收市場資金。
a.美國ISM非製造業指數。
b.美國原油庫存。
c.美國、歐元區、英國、日本零售銷售數據:可以直接表現出消費者支出的變化,在應用上以美國與歐元區的零售銷售數據較重要。
d.美國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。
e.主要工業國家貨幣供給(美、歐、英、日、瑞、加):國際市場多以M2供給額為主要標準,會與M1做比較以推估資金流向。
M1A=通貨淨額+企業及個人在貨幣機構的支票存款及活期存款
M1B=M1A+個人在貨幣機構之活期儲蓄存款
M2=M1B+準貨幣
(準貨幣包括企業及個人在貨幣機構之定期性存款與外匯存款、郵政儲金總數、企業及個人持有貨幣機構之附買回交易餘額、外國人持有之NTD存款,以及貨幣市場共同基金)
f.主要工業國家PPI(生產者物價指數):是生產者採購品物價狀況的指標,通常會被當作CPI的先行指標。
g.美國新屋開工數、新屋銷售、成屋銷售數:經濟越好,房產投資越活絡,在美國房產泡沫後越來越受到重視。
h.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。
i.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:因為他比ISM製造業指數早一天公布,所以市場投資人常用以推估隔天市場的表現,亦可視為先行指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