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打算減少上網的時間,利用平日的空檔,多多讀書;不管是英文、經典、商業、心靈......各種書籍都好,將以前讀過的也拿來重新複習。果然,溫故能知新,這幾天有不少收穫。原來,將平常瑣碎的時間拿來讀書,也可以讀很多啊。
最近不管用模擬或是實際帳戶測試之後發覺,就算虧損超過保證金比例,還是沒辦法自動停損,我在想應該是槓桿的關係吧?如果真是這樣的話,那風險就會增加許多。因此這方式還得再想想。
從下圖可看到可用保證金,由於剛好在正負之間,想剛好在顯示負時擷取螢幕有點困難,印象中它最大好像是顯示-78,反正這主要是想告訴大家,之前說的方法似乎不可行。
在寫了『加碼、加碼再加碼』之後,自己也覺得這方式真的很危險,不是一帆風順就是整船翻覆;不過在心靈的深處,也隱約覺得應該有甚麼重要的關鍵是我們沒有注意到的。在複習《當和尚遇到鑽石》之後,忽然讓笑林寺想到一個平日自己操作的習慣(或心態)。
《當和尚遇到鑽石》裡面提到,目前我們外在的遭遇不管是好的、壞的,主要是由內在的銘印所影響。銘印是經由思想、言語、行動所種下的內在種子;種子經過時間的孕育,會慢慢長成大樹。因此,當我們遭遇困難時,其實是我們內在的銘印引來的,由於是我們內在銘印招引來的,所以我們
舉例來說,當公司遭遇困難,面臨破產時,我們本能的處理方式幾乎都是縮減開支:減少原本該有的優惠甚至取消;要求同仁共體時艱,減少紅利或薪資;原本該開的冷氣都關閉,讓原本舒適的環境變得悶熱......。這些本能的方式少了寬廣大肚的心態,失去了原本該有的創造力,公司也不會因為減少開支而解決問題。
在外匯的操作上,笑林寺也是努力的在克服自己的原始本能,不過還是有許多時候會不自主的用慣性來下單。以下圖為例:照以往的習慣我會預期低點(參考日線,小插圖)買入(如圖標示1),然後設定停損,而且一旦被停損之後,還會繼續找支撐點買入,這樣的方式讓我在外匯的路上損失不少。
另外一個錯誤的加碼心態就是在線1時買進1手,在線2時很有信心的(明明就是虧損)再加碼買進3手,這也是我最常犯的錯誤,總想降低平均買進成本,殊不知如果趨勢不如預期,只會死得更早。
因此,目前笑林寺正在學習的是:減少交易次數,並且順著趨勢(沒有預期心態),一旦突破前波低點時(線1)賣出3手,線2時賣出1手(加碼時機還在實驗)。笑林寺發現這三個習慣是有關聯的:我們之所以不敢在第一單下重手的原因,不外乎對趨勢的『不確定』;既然對趨勢不確定,那到不如先等等,不要急著交易,直到對我們有利的時機點再下手。不過,由於模擬的必須在兩星期內有交易,因此在模擬帳戶裡面只能盡量了。
要想改變原本的習慣真的不簡單,尤其是新的習慣被市場擊敗時,我心裡面總會罵自己:沒事幹嘛不.........。因此,新的習慣還需要時間與好的結果來養成。
這篇文章只有提及改變本能的處理方式,但是如果我們沒有改變我們的銘印,潛意識的應對是很難改的,關於這點笑林寺建議去買本《當和尚遇到鑽石》這本書來看,或是簡單的看一下這篇→http://follow168.blogspot.tw/2012/03/blog-post_18.html
另外,笑林寺幾天前收到一則留言,是關於 《李其展的外匯交易致勝兵法》 ,笑林寺覺得應該讓大家知道一下,請各位自行判斷(請看留言)。http://follow168.blogspot.tw/2012/04/01.htm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